神外前沿讯,医院神经外科经历60多年的发展,在国内享有盛誉,其青岛院区神经外科在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内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医院(青岛)大外科主任、脑科中心副主任王志刚教授介绍,青岛院区神经外科自年建立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了脑肿瘤、脊柱脊髓、功能神外、重症与脑外伤、脑出血等5个亚专业,年神外手术逾台。
相关资料显示,癫痫在国内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据王志刚教授介绍,这几年来,医院(青岛)神经外科专注于癫痫疾病诊疗,通过多种先进的影像学等诊断和定位技术,持续进行技术攻关以找到癫痫病因,进而提高了外科治疗癫痫的治疗效果。
近日,就这些热点话题,王志刚教授接受了神外前沿新媒体专访,谈话要点如下:
科室建设概况:
神外前沿:医院(青岛)的主要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王志刚:为响应青岛市委市政府实现百姓“病有良医”的发展目标,医院(青岛)于年12月26日正式开诊,医院集中优质资源和人才,逐步形成了以心血管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脑科中心、骨科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五大中心为核心,以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等为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学科全面综合快速发展,得到病人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脑科中心目前由我们的院长焉传祝教授挂帅,我是神经外科的主任。青岛院区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联合成立脑科中心,并与儿内科建立癫痫专业组。脑科中心起到协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共同发展的作用。
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和沉淀,青岛院区神经外科手术量每年均呈上升趋势,包括介入手术在内,达到年均多台手术。
神外前沿:青岛院区大外科重点发展哪几个亚专业,各有什么特色?王志刚:我们来青岛后成立了五个亚专业。
一是脑血管病科,介入和手术在一起的团队。
二是脑肿瘤专业,主要利用高端设备做多模态和电生理监测,保护功能同时又鉴别病灶,同时还有黄荧光、血管荧光、导航和机器人等,这样可以把功能外科理念和技术应用到脑肿瘤诊疗中,术中可以更好分开功能区和肿瘤,定位更精准,也更好保护功能。
三是脊柱脊髓专业,在国外神经外科60%左右的业务是脊柱脊髓;医院这几年也逐渐开展脊柱脊髓工作。我们在最近五年做了大量工作,重点学习和研究骨科内固定技术,同时发挥神经外科的优势。神经外科做脊柱脊髓的优势在于,我们有显微镜和内镜技术,术中比较精准。
四是功能神经外科专业,之前在济南院区做的相对少一些,我们来青岛以后得到了大力发展。脑科中心重点发展方向就是功能外科。有好的神经内科为基础,功能神经外科才容易发展起来。我们神经内科力量比较强,帕金森病诊疗专家刘艺鸣博士每个月都会来到青岛院区坐诊,还有在国外进行帕金森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学习的赵翠萍博士。我们的功能外科专业组团队有七八名医生,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学习和交流的经验,医院的功能神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五是重症和脑外伤专业,我们有自己的重症监护室ICU。
神外前沿:各亚专业间如何配合或协作呢?
王志刚:我们的理念是运用功能神经外科的一些技术,在脑肿瘤切除过程中对功能区实现更好的保护。
神外前沿:您是少数能同时做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的专家,青岛院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方面哪些特色?
王志刚: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密切协作的领域。神经外科最早发展的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指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而早期的缺血性疾病大部分收治在神经内科,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后来随着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开展,这部分病人逐渐转到神经外科来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能同医院比较少见,我们做的比较早,当时北京、上海等中心的介入和手术也都是分开的。当然,随着学科的发展,医院都能同时做手术和介入了。
医院的脑血管病治疗,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在做,技术相当娴熟,医院特色之一。病人适合手术还是栓塞等介入治疗,在团队里可以进行个体化治疗,病人也会得到正确的治疗。我们这的病人治疗后的并发症也低于国际上相应共识的数值。
另外,我们新建的院区设备配备比较全,比如大型DSA、显微镜、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等高端设备一次到位,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治疗服务。
癫痫诊疗特色神外前沿: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呢?王志刚:功能神经外科作为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癫痫外科、运动障碍性疾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等。还有一些慢性意识障碍,如病人昏迷,尤其植物生存状态或微小意识状态,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进行促醒,有一部分病人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帕金森病治疗开展得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并且青岛医保条件比较好,帕金森病手术纳入了城镇大病救助计划里。目前,帕金森病的手术例数比较多,这几年我们做了多例手术。
近年来,科室最大的发展之一是在癫痫疾病的诊疗方面。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癫痫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吃药效果比较好,但有时候吃药会掩盖了病因。如果不进一步查明病因,病人可能无法接受正确的治疗。
另外,如果单切一个病灶,患者的致痫灶有可能没有切除,治疗效果不好。如果融入功能外科的治疗理念,病人可能就不单是切除病灶,而是切除导致癫痫发作的病灶,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神外前沿:怎么找到这种导致癫痫发作的病灶和精准切除这种病灶呢?王志刚:我们依靠电生理监测找到致痫灶,并手术切除致痫灶,治疗效果会大大的提高。另外,以往大家对病因认识不够。其实,肿瘤、脑血管畸形等也会导致癫痫发作。虽然这些做个CT就能发现,但是有些微小的病灶,如果没有功能外科的理念,医生有可能“视而不见”。
这种“视而不见”,表现在医生在影像学上没有检查到重点。比如有的癫痫患者,应该做薄层CT扫描,三维扫描,有的需要做特殊序列的扫描等,但医生没有做这方面检查,或者做了却没有发现病灶。
这些本来是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的病人,手术的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如果因为医生的认识不够,可能会被划类到原发性癫痫里,即没有症状也没有原因的癫痫,那么治疗效果就会不一样。
医生不能忽视癫痫发作的类型、症状和部位,如脑皮层发育异常、异位,脑沟脑回紊乱等,而是应该正确认识疾病,并结合脑电、症状学、CT等检查确诊,然后通过手术准确地把病灶切掉,或者利用立体定向植入电极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再不好,可以再进一步精准把病灶切除,这样也比服药效果好。
神外前沿:很多患者因为吃药掩盖了有病因的癫痫,那么之前一些被漏诊的癫痫是通过什么手段检查出来的?
王志刚:从症状学上,皮脑电把患者癫痫发作筛选出40-50%,长程视频脑电可以提高到70%左右。在无创的基础上,医生用有创的方法,进一步精确定位以后才做SEEG脑电,再次确认是不是真正的癫痫灶,发现异常放电,逐步推进和探索。
影像学检查也是这样,磁共振从0.5T,到3.0T检查,以后还有7.0T的,分辨率更好。现在脑电活动在影像上就能发现有变化,不仅仅是结构上的变化。而且,随着设备的进步,癫痫的发现率、阳性率会更高。
在扫描上,我们通常的扫描是7毫米,5毫米一层,这是做一般的脑疾病扫描;如果做癫痫扫描,可以精细到1毫米,3毫米,而且必须对称,左右比较看看有没有海马的萎缩还是硬化,对称了才能比较。每个疾病用的序列不一样,癫痫有专门的特殊序列。
此外,医生还要增强对癫痫疾病的识别能力,只有通过多方面提高症状性癫痫或者癫痫病因的发现率,提高识别病因的精准性,治病才能精准,效果才会更好。
MRI阴性癫痫
神外前沿:关于核磁(MRI)阴性癫痫的边界定位问题,之前很多专家也谈过,如采用PET和MRI融合,SEEG等,您在磁共振阴性方面有什么建议?
王志刚:MRI阴性,包括真阴性、假阴性:原发性癫痫因找不到病因的患者,在当年可能是MRI阴性,但随着科学和设备的发展,现在患者可能就可以找到病因,MRI由阴性变成了阳性了,这也得益于时代和技术的发展。
目前来说,也有真、假MRI阴性之分,同样的高精尖设备,扫描、看片、阅片等能力也很强,医生经验丰富,仍没发现问题,这是真阴性;如果机器设备没弄明白,没做到高清扫描、对称扫描,癫痫细小病变不像肿瘤、脑出血容易辨认,如脑回已经变化了,医生不认识,没看到没看清或者能力不行,这种情况叫假阴性。
真阴性随着科学发展,以后出现7.0T的磁共振,磁场特别强,能发现原来看不到的病因,识别真假阴性能力将有飞跃式的发展。
目前,我们需要提高诊断能力,把这种假阴性去掉;通过提高扫描3D的T1像,FLAIR序列,海马序列等这些癫痫的特殊序列,提高阅片能力,影像数据,运用软件后处理技术等;利用SEEG提高其精准度,验证了病灶位置,也可以做射频消融,如果射频效果不好,再开刀,位置也很精准。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个14岁的小患者,吃药后有很多副作用,如变得很肥胖,以后还影响生育,甚至是多囊卵巢等。那孩子一直没有发现病灶,第一次给她做SEEG的同时,就已经给她用电极进行了一次毁损,这次毁损如果有效就不用再做手术了。然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复发了,还可以根据上次定位就再做一次切除性手术。
因为我们只放了6根电极,她在3个月后复发,这证明毁损范围还是不够,但三个月没发作,又说明其有效,也证明验证了位置是对的,而毁损是顺便做的,也不增加病人的负担和创伤。随后,我们通过手术把病灶切除了,到现在小患者完全停药了,癫痫也没再发作。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受访者简介王志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青岛院区大外科主任、脑科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山东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副会长,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医院学会脑功能研究与转化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脑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癫痫协会会长,青岛市脑血管病防治学会会长,青岛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青岛市社会保险专家。擅长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及介入诊治,是全国首批、省内率先在显微神经外科基础上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专家;是全国少数同时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治疗脑血管病的专家,是目前山东省两位获得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颅内动脉瘤资质的教授之一,目前依托多模态监测技术开展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主持成立青岛市脑血管病防治学会。擅长帕金森病、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治疗,为青岛市帕金森病治疗协作组的成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主持成立青岛市抗癫痫协会,带领科室开展了半岛地区首例,山东省第二例SEEG手术;开展了山东省首例药物难治性癫痫射频热凝(RF-TC)治疗;开展了山东省首例全国少数ANT-DBS治疗癫痫手术,目前已完成3例;开展了药物难治性癫痫的VNS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肿瘤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在省内率先开展黄荧光-多模态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复杂肿瘤,在内镜治疗鞍区复杂肿瘤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重症神经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无框架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同时开展了药物联合神经调控技术植物人促醒治疗。完成科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山东省学技术奖等多项;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编著神经外科著作3部。曾获山东省优秀医师、山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光荣称号,年获得青岛市首届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