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7个危险信号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你可能有所感触,不知何时起,身边脑中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是的,中风几乎成了中国特色疾病。

脑卒中也被称为脑中风,也叫脑梗,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很多人认为这种疾病应该是风烛残年的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

中风依然是15-49岁的青年和中年人最主要的致死疾病。

在中国,每年有万人因中风去世,相当于每16秒钟就有一人中风,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

脑梗,又名中风,与冠心病并列为危害当代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两大杀手,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据中国卒中协会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因其而死的约万。换言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脑卒中,即脑梗。

脑卒中的七大危险信号

01、语言障碍

中风发作前,最常见的症状是语言障碍。许多病人在说话方面非常费力,并且很难把话说完,发音模糊,表达语言的同时会引起失语症和其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患者大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对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神经造成极大的损伤,从而导致语言障碍。

02、视觉异常

大多数病人会有异常的视觉表现,如突然发现黑蒙或视力模糊。通常这种情况,患者在几秒钟内会恢复。这是由于脑血流量减少,网膜动脉导致微小血栓,患者出现短暂的视力损伤,但这种情况,患者会在一小时内自动恢复。

03、意识障碍

早期感觉抑郁,每天充满困意,昏昏沉沉。大多数病人会有频繁的打哈欠症状,这是由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引起的。据了解,70%的病人在中风发作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一些病人有不正常的性格,如沉默或冷漠,伴有意识的缺失。

04、感觉异常

发病前,患者一侧面、舌、唇或四肢感到麻木,有时伴有耳鸣或听力丧失以及旋转感,甚至会晕倒。有些患者在这种情况下,还伴有复视或耳鸣等症状,看到的东西有双重图像。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从而影响人体平衡器官。

05、运动障碍

患者面部一侧或上下肢无力,嘴角歪斜、吞咽困难,或身体一侧感觉虚弱,手臂不能抬起,手里的物品容易脱落,行走时一只脚拖在地上,或一只脚不能正常站立、行走。这是因为脑血管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06、异常血压

在中风发作之前,病人会有异常血压。如果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毫微克以上,很可能是脑出血的先兆。如果血压突然降到80/50毫微克以下,有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

07、疼痛表现

脑出血或中耳膜下腔出血可导致严重头痛。这种头痛不同于普通的头痛,患者会有不可忍受的局部头痛并伴有恶心或呕吐。这是患者的血压波动引起脑功能障碍造成的结果。

脑梗塞发生的八大前兆

01

头痛头晕。在发生脑梗塞这种疾病前,人们常常会出现反复的头痛头晕症状,可东西时常常觉得天旋地转,但短时间内就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也血液考虑脑梗塞发生的可能。

02

肢体发麻。脑梗塞疾病在发生前,患者常常会出现单侧肢体无力,腿或手臂发麻现象。

03

出现一过性眼黑。人们出现一过性眼黑是脑梗塞疾病的最为常见的前兆特征,人在平静状态下,如果突然出现了一侧眼睛看不清眼前的物体,但是在过一分钟后就完全恢复正常了,这种情况是我们的机体在提示即将发生脑梗塞了。

04

哈欠不断。如果人们在平时本身并不感到非常的疲倦,但是却突然出现哈欠不断的情况,这其实是大脑缺氧的临床表现,此时,患者要高度警惕脑梗塞的发生。

05

言语突然不清。当人们出现脑供血不足时,就会导致支配语言的功能区受到一些损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突然不能说话,或者是言语不清、嘴角歪斜等等的情况,一般在24小时内又能够恢复正常,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脑梗塞的发生。

06

鼻出血。鼻出血也是脑梗塞发病的前兆体征之一,这种情况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当然,也需要患者排除鼻腔外伤而引起的鼻出血,如果反复出现鼻出血症状,往往就预示着可能出现脑梗塞。

01

原因不明的突然摔跤。当人们的脑血管硬化后,或血液粘稠度比较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脑缺血症状,那么就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神经,导致患者在平坦地上行走容易出现摔跤现象。

08

精神异常变化。如果人们突然出现困倦嗜睡,或者是性格发生突然的改变,这些情况也要考虑是脑梗塞的原因。

温馨提示:关于脑梗塞发生的八大前兆就介绍到这里了,它们分别是一过性眼黑、哈欠不断、突然言语不清、头痛头晕、肢体发麻以及鼻出血,还有不明原因摔跤或精神异常变化等等,提醒人们在出现上述这些异常情况时,就要警惕脑梗塞发生的可能性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zl/1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