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沛嘉加奇bull嘉介谈黄清海Ja

■术者寄语

小脑上动脉瘤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动脉瘤的1-2%,且大多数位于小脑上动脉近端。对于动脉瘤从小脑上动脉根部发出且为宽颈动脉瘤,单根微导管单纯栓塞困难大,临床上选择双微导管栓塞可以更好的填塞动脉瘤。因此对于所选弹簧圈的柔软度要求很高。

加奇生物全新的Jasper?SS弹簧圈圈体非常柔软,寻空能力强,分布更均匀、使填塞更致密;瘤腔填充及收尾阶段均未发生踢管效应。配合加奇生物的Tethys?中间导引导管一起使用,0.in大内腔可以更好的兼容双微导管系统,在弹簧圈填塞过程中提供更稳定支撑。

本期嘉介谈邀请海军医院黄清海教授,展示Jasper?SS弹簧圈治疗左侧小脑上动脉瘤手术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69岁

因“检查发现左小脑上动脉起始动脉瘤1月余”就诊。

简要病史

现病史:

患者1月余前因“发作性左颞枕部疼痛”医院。

行颅脑MRI+MRA示:双侧额顶叶、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缺血灶;左侧小脑上动脉起始囊袋状突出,动脉瘤不除外。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5年;右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术1年余。

入院查体情况

BP:/89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查体情况

颅脑MRI+MRA(外院)

抗聚方案

?阿司匹林肠溶片:mgpoqd

?氢氯吡格雷片:75mgpoqd

?TEGAA:76.5%;ADP:58.8%

初步诊断

1、左小脑上动脉起始动脉瘤

2、高血压病

治疗经过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生化、乙肝五项、梅丙艾均未见异常。心电图及胸片未见异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表示不愿接受开颅治疗,经过充分评估,选择行动脉瘤栓塞术,设计了方案如下:1、双微导管或球囊辅助弹簧圈单纯栓塞术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6F股动脉鞘

6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Synchro-2微导丝

Echelon-10微导管

Jasper?SS弹簧圈3×8、3×6、2×6

手术过程1

建立基础通路之后,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裸奔到达基底动脉末端,整个推送过程非常顺畅。

2

两条微导管到位。

3

在双微导管辅助下分别填入Jasper?SS弹簧圈3×8、3×6。Jasper?SS弹簧圈在整个填塞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根据动脉瘤形态寻找空间,同时两条微导管的头端在动脉瘤腔内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4

Jasper?SS弹簧圈3×8、3×6填塞后造影。

5

继续填塞Jasper?SS弹簧圈2×6作为收尾。

6

填塞完毕之后造影,弹簧圈致密栓塞,动脉瘤内不再显影。

术后即刻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术后正侧位:该动脉瘤被完全栓塞,未见残留;无神经症状。Xper-CT未见出血。术后定期随访情况:拟术后三月复查颅脑MRA;术后半年复查DSA。

病例总结

1

据报道,小脑上动脉瘤发病率较低,占所有动脉瘤的1-2%。大多数位于小脑上动脉近端。本例动脉瘤位于左侧小脑上动脉起始,必须保留载瘤动脉。

2

动脉瘤从左侧小脑上动脉根部发出且为宽颈动脉瘤,单根微导管单纯栓塞困难大;左侧小脑上动脉向后外发出后急转向下,形成近60°角,本身管径较细,若支架辅助打开可能困难,易致血栓形成及载瘤动脉闭塞。

3

Jasper?SS弹簧圈圈体非常柔软,寻空能力强,分布更均匀、使填塞更致密;瘤腔填充及收尾阶段均未发生踢管效应。此外,弹簧圈型号丰富,可精准选择尺寸填充,解脱系统快速、可靠。

4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顺应性好,导管的远端到位性好;头端更柔软,易于通过迂曲血管,便于输送、兼顾导管操控性能和抗折性能;并且6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0.in大内腔,可以更好的兼容双微导管系统,在弹簧圈填塞过程中提供更稳定支撑。

术者简介

黄清海

海军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协会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杂志副主编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zl/1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