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医院启动秋水仙碱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抗炎疗效研究(CHANCE-3),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是首都医科医院院长王拥军和医院院长常立国。这是成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以来,该院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单独合作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据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统计组长王安心介绍,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均未探讨秋水仙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用药剂量问题。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评估秋水仙碱降低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作用的CONVINCE研究采用了低剂量(0.5mg/d),其他剂量对脑血管病的抗炎疗效尚待研究。因此,研究组拟开展此项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临床预试验,在40名发病24小时内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患者中,探索对比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进行抗炎治疗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
该项目主要选择40-80岁之间的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者具有中高危卒中风险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周期为一个月。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按照4个不同剂量治疗方案,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给予秋水仙碱不同剂量的治疗,初步观察抗炎治疗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残余风险的预防作用,并为后期进一步探讨秋水仙碱抗炎治疗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提供药物剂量选择的依据。
“CHANCE-3项目研究机制简单,周期短,与CHANCE-2项目的研究方法很相似,但项目的研究干预策略相对复杂,需要研究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研究,基于医院在CHANCE-2项目中的优异表现,我们决定与该院合作CHANCE-3项目。”首都医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谢雪微说道。
“CHANCE-3医院合作,是对我们极大地信任。我院全体医护人员一定全力以赴,不漏过每一个合适入组的患者,认真观察患者每个阶段的临床反应,及时记录研究数据,为项目研究贡献力量。”常立国说道。
文/梁丽姣
图/杨旭光
编辑/吕婷
校对/林晨
审核/周长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