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亚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
固始十大名医之一河南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近30年,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慢性)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疾病及内科急救。
Q:脑中风又有哪些类型?
脑中风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占85%)及出血性脑卒中(占15%)。分为五种类型: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年龄34-65岁,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有一过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如瘫痪、失语、定向障碍、黑蒙、眩晕等视其不同病发部位表现不同症状)。
2、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及部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3、脑栓塞:可发于任何年龄,患者发病前多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或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很少有前驱症状,症状常在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有无意识障碍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部位和梗死的面积。不同部位的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与脑血栓形成相比,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梗死,并容易复发和出血。
4、腔隙性梗死: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好,一般无头痛,无颅高压,无意识障碍表现。许多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被头颅影像学检查所发现。
5、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
Q:脑中风主要是由什么引发的呢?存在哪些危险的因素呢?
脑中风的最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为:①年龄:年龄增高发病率将增加。②性别:男性多于女性。③家族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率高。④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房颤或心脏病发作史的病人易发生脑中风。⑤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⑥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
Q: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脑中风的认识不足,那么这将会造成哪些认识误区呢?
常见的错误观点:①认为中风不可预防。②中风无需治疗(就是治不好)。③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④中风后治疗6个月就会好。
正确的认识:①超过80%中风是可预防的。②发生中风应尽快就医。③所有年龄段人都可能发生。④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Q: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减少中风风险呢?
主要是防发病(一级预防)
对于从未发生过中风的人:应及早发现危险因素,防止发病。对于已发生卒中应采取综合控制防复发(二级预防)
已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及预防措施避免复发。
如何预防:
1、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2、有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血糖药物
3、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体检查;
4、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
5、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
6、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
7、要戒烟戒酒
8、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Q:发生脑中风时,我们该如何处理?
发生脑中医院就诊,在有效的时间内动脉或静脉溶栓是治疗脑血栓最有效的手段,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残或完全康复,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溶栓(发病后4小时内)
Q:脑中风后血压血糖控制的标准是什么?
脑中风复发率很高,超过五年的不足一半。重点不在血压,血糖上。而在于内环境的变化上,当然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最好。舒张压60——90mmhg,收缩压90——mmhg:血糖空腹3.9——6.1最好,餐后两小时最好不要超过8.2。
Q:肥胖是否会引脑中风?
肥胖是否会引脑中风,这是许多肥胖者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什么叫做肥胖呢?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许多资料表明,肥胖者发生脑中风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突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86倍。主要是因为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此外,肥胖者又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这些都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肥胖不可轻视,预防脑中风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进食量及高脂肪饮食,增加活动量,减少肥胖的发生。
Q:青年人是否不必担心得脑中风?
脑中风的主要患者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中风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中风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才是青年人远离脑中风的关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