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朱廷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辽宁省脑出血规范治疗协作组副组长,辽宁省神经创伤青年协作组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肿瘤委员会理事,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擅长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病诊治,尤其擅长各种脑/脊髓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微创介入手术和开颅手术,脑血管及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和内膜剥脱术,烟雾病脑血管搭桥手术等。兼任多部SCI及中文杂志编委及审稿人。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国家专利2项。获得辽宁省及大连市科技进步奖6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项。
脑血管病也叫中风或卒中,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它已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杀手”,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新发脑血管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血管病,而现有患者则已达到了万左右。正因为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被人们称为“三高”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到60-80%。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包括手持物无力、口齿不清、嘴角歪斜、甚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意识不清等。其发病背后往往存在颈动脉、椎动脉或颅内脑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治疗上主要有: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改善脑微循环药物等),还有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或颅内血管支架、颈动脉内膜剥脱、搭桥手术等)。但是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很多患者陷入到各种各样的误区,有的甚至非常危险,所以今天跟大家来聊一聊,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的几类常见误区。误区一:不舒服挺一挺就好,错失治疗良机。脑缺血发作时会出现各种症状,如手脚没劲儿、说话含糊不清等,很多老年人发病是在晚上。由于夜里不太方便,患者常常会随便吃点药挺挺,医院。研究表明,脑组织缺血1分钟,就会有多达万个脑细胞死亡;缺血1小时,就会有超过1亿的脑细胞死亡。因此说,时间就是大脑!我们说急性脑梗塞最佳治疗时期为发病后的6小时之内,可以进行、溶栓、支架取栓等处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尽管最近的研究证明,对于部分病例这个时间点可以延长到24小时,但是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而且,血流恢复导致的脑出血的风险也越高。另外对于一些慢性脑缺血的患者来说,也应该尽早就医,因为不进行正规的治疗,脑梗塞会反复发作,每次都可能遗留一些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而且还可能使本来很容易手术处理的脑动脉狭窄,逐渐进展为动脉完全闭塞,手术难度和风险将大大增加。
误区二:出现症状就吃阿司匹林。前阶段我们接诊了一位庄河来的老大爷,他以往曾经查出过有小脑梗塞,这次又出现了头晕的症状,于是自己就吃了阿司匹林,并且又到社区诊所打了两天活血的吊瓶,感觉越来越重,医院了,做CT一查是左侧小脑半球出血,再晚来一天很有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其实,这种情况很多老年人都存在,一头晕、胳膊腿没劲儿,就想当然的认为是脑梗塞发作了,吃片阿司匹林,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时,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症状很相似不易区分,阿司匹林是抗血液凝固的药,万一是脑出血,会导致出血不容易停止,血量会不断增加,危及生命。那么,脑出血与脑梗塞有没有一些特点可以鉴别呢?脑出血一般发病比较急,突然出现偏瘫、不会讲话、或意识障碍等,往往伴有剧烈的头痛(脑梗塞头痛一般不太明显),甚至恶心呕吐,患者多数会有高血压病史。但少量脑出血往往很难与脑梗塞鉴别。所以,一旦出现症状,医院拍个头CT就都清楚了。
误区三:头CT或核磁正常,就没有脑缺血。很多老年人反复发作脑缺血症状,但是拍CT或者核磁并没发现梗塞灶,就以为没有脑缺血。实际上,很多的颈动脉或脑血管狭窄,虽然没有导致脑部梗塞灶,但是已经影响了脑部供血,照样会引起症状。所以,对于高度怀疑脑缺血的患者,在拍头CT或者核磁的同时,最好加做核磁的颅内血管成像和颈部血管超声,或者直接做个头颈部的CT血管成像,这样整个脑部供血的血管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误区四:脑梗塞稳定了就不用吃药了。一些患者在出院后感觉症状消失了,就把阿司匹林等这些预防性的用药停掉,后来导致病情复发。实际上,对于脑梗塞的患者,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的降脂药不要自己贸然停药,尤其是降压药和糖尿病药更不能擅自停药,否则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带来危险。
误区五:自己年轻,不可能得脑梗塞。近年来,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脑梗塞的发病年龄呈现逐渐年轻化趋势,许多40岁左右的中青年,也开始被查出脑梗塞。另外,一些特殊的疾病,还可以导致青少年出现脑梗塞。比如烟雾病,前些天刚出院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因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做核磁查出脑梗塞,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她患有烟雾病,这种病是由于颅内大血管慢性闭塞,导致周围生成许多烟雾状的细小血管,常常会导致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后来在我们那做了颅内外脑血管搭桥手术后痊愈出院了。所以即便是年轻人,在出现脑梗塞症状时也应该,到医院详细查明原因。
误区六:头晕、脑供血不足是小毛病,没大事。虽然头晕的原因很多,比如血压过高、过低,耳石症,脑肿瘤等等,但中老年人最常见原因的还是脑供血不足,往往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甚至晕厥。头晕看似小事,如不及时诊治,也有可能酿成大祸。上个月我们就收到了两例患者,一例是在开车等红灯时头晕发作,并且有1-2秒的意识丧失,后面车按喇叭才反应过来,后来回家又反复发作几次。还有一位大娘是下楼梯时突然头晕,站立不稳摔倒,头部磕了一个大血包。这两例后来做了脑血管造影,最后诊断是椎动脉开口的重度狭窄,导致后循环供血不足,后来做了支架手术。所以,有经常头晕的患者要避免登山、爬高、开车等等,这些危险动作,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误区七:脑梗塞后遗症是治不好的,彻底放弃治疗一些患者脑梗死治疗遗留了一些后遗症,于是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实际上,虽然脑梗塞后遗症恢复起来缓慢,但也并非是毫无希望的绝症。因为大脑的代偿能力是极强的,存在于坏死脑组织周围的正常脑细胞,在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等指令刺激后,有可能会逐渐的与周围细胞建立新的神经突触联络,进而对死亡的神经细胞功能进行替代,使肢体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当然这个过程相对漫长一些,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患有脑梗塞的病人不要放弃信心,只要坚持正规的康复和训练,功能障碍还是有希望得到恢复的。
以上就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注意事项,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专家出诊时间与地点:每周四上午星海院区外科门诊7诊室。联系。记得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外伤会引起白癜风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