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印证了《全球血管指南》的建议,即肢体血管抢救门诊可以降低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的大截肢率。此外,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可重复的服务模型,该模型可提供及时的血管评估。但仍需进一步评估长期结果。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全球血管指南》建议开设专业的血管肢体抢救服务,其核心是快速进行专业的血管评估和血运重建,以改善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的预后。年2月,英国莱斯特血管研究所开设了肢体血管抢救门诊(VaLS),旨在通过专业的转诊途径和治疗方案来降低大截肢率。因此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心血管科学系的AndrewT.O.Nickinson教授和他的同事对该门诊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旨在评估在门诊运行第一年内接受治疗的患者12个月的保肢结果。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Journal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
研究方法
对该中心前瞻性数据库从年2月至年2月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纳入VaLS门诊所有被诊断为CLTI的患者。根据编码数据识别,将纳入的数据与两个患者人群进行比较:1)年5月至年2月间在门诊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患者(门诊前[PC]);2)在年2月至年2月间在门诊外接受治疗的患者(替代途径[AP])。主要终点是在12个月时无大截肢率。Kaplan-Meier图和调整后的Cox比例风险模型(aHR)用于比较结果。研究结果
共纳入例患者(VaLS,AP,PC)(中位年龄74岁)。在调整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后,与AP(82.1%,aHR0.52,95%置信区间[CI]0.28-0.98,p=0.)和PC(80.0%,aHR0.50,95%CI0.28-0.91,p=0.)队列相比,在VaLS队列中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更有可能免于大截肢(90.5%)。图1.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血管学会的治疗时间,适用于患有严重慢性肢体缺血和/或足部脓毒症的入院患者以及具有稳定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非入院患者。“准入患者”和“非准入患者”来自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血管学会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最佳实践临床管理途径”。图2.在肢体血管抢救(VaLS)门诊、门诊前(Pre-Clinic,PC)或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s,AP)中治疗的CLTI患者的累积Kaplan-Meier估计12个月的免于大截肢率。aHR=调整的危险比;CI=置信区间;SE=标准误差。
图3.在肢体血管抢救(VaLS)门诊、门诊前(Pre-Clinic,PC)或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s,AP)中治疗的CLTI患者的累积Kaplan-Meier估计12个月的无截肢生存率。aHR=调整的危险比;CI=置信区间;SE=标准误差。
表1.在肢体血管抢救(VaLS)门诊,门诊前(Pre-Clinic,PC)或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s,AP)中治疗的CLTI患者的研究队列的基线特征。
表2.在肢体血管抢救(VaLS)门诊,门诊前(Pre-Clinic,PC)或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s,AP)中治疗的CLTI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和12个月的预后比较。
表3.在肢体血管抢救(VaLS)门诊、门诊前(Pre-Clinic,PC)或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s,AP)中治疗的CLTI患者中,从评估到首次尝试进行血运重建的时间比较。
研究结论
本研究印证了《全球血管指南》的建议,即肢体血管抢救门诊可以降低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的大截肢率。此外,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可重复的服务模型,该模型可提供及时的血管评估。但仍需进一步评估长期结果。本文由崔超毅医师审校及组稿张省博士编译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