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小妹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妈妈病了。接完小妹电话,我立马给妈妈打电话,原来,妈妈从前天下午开始出现上半身不自觉的抽搐,两边对称,拿杯子喝水,手和嘴巴都颤抖得厉害,杯子里的水很难喝进去,很容易洒出来。
再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几天前,妈妈咽喉痛,发烧,8月18号,到老家卫生院里去看病。卫生院里,有我的大学校友做医生,对妈妈很照顾,所以妈妈有点不舒服,都去找她看病。妈妈怕影响我的工作,就没告诉我。(我如果知道妈妈生病要赶回家去,所以父母觉得是小病的话,不告诉我。)可是,从前天,也就是8月20日下午开始,妈妈就出现了手脚面部肌肉的不自觉抽搐颤抖的想象,越来越严重。到了昨天早上,妈妈觉得自己生了大病了,反正得找我了,直接告诉我,怕我会批评她不早点告诉我,因此叫小妹先来说。
一听妈妈描述的症状,我脑袋嗡得一下就大了:发烧,上半身肌肉不自觉抽搐,这神经系统的症状,不是好事啊。难道是脑炎?癫痫?脑梗?还是其他问题?
我立马就很焦虑,恨不得马上驱车回家。
然而,昨天上午是我的专家门诊,一些人已经通过网络挂号挂了我的专家号,找人代班,总是有些不太好。不过,妈妈生病,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正在犹豫要不要马上回家的时候,妹妹告诉我,妹夫刚好下夜班,休息,正好可以去接妈妈来金华看病。
忐忑不安中,我依然去坐门诊,妹夫去老家接妈妈来看病。每看完几个病人,我就关上诊室门,给妈妈打个电话问情况。终于,在上午快要下班的时候,妹夫终于带着妈妈到了。
我让妹夫带妈妈去找神经内科医生先看看,自己先看完剩下的几个门诊病人。妹夫就找了他自己的朋友,医院的吴寒冰医生。
不一会儿,妹夫就打来“吴医生说了,可能是药物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不过,要查一下脑部CT和其他检查排除下其他病变。”
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下班了。不过,知道我妈妈要做检查,同事们放弃了午休,一路绿灯加班给我妈妈做检查。颅脑CT,没有发现实质性病变。CT的同事告诉我,微小的病变,要看磁共振,然后帮我联系磁共振的同事,那时候,刚刚好有个预约磁共振的病人没来做检查,就空出来一个预约的位置,所以妈妈马上查上了磁共振。
查完磁共振,发现妈妈的额叶有两处微小的缺血灶。难道是这个病灶引起的癫痫?我把结果发给大学同学们,同学中神经内科专家们要我给妈妈继续查脑电图。
妈妈的脑电图
查完脑电图,我又开始紧张,广泛的中度异常脑电波,会不会是脑炎呢?
大学同班女同学郑水红和王安荔是神经内科专家,王医院,来不了。郑水红和我同院,不过她下午休息,中午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我叫醒,知道了以后,医院,真是好感动。
同学先问了一通病史,然后给妈妈做体检。我看她给妈妈扭脖子、照眼睛、鼓腮、露齿、皱眉、刺皮肤、敲膝盖,敲肘、敲脚后跟,划脚底……这一套动作做下来,我心中已经不怕了,没有发现有阳性的体征啊。
同学最后来个结论:你妈妈应该不是脑炎,就是个锥体外系反应,吃过什么药吗?
我打电话从老家卫生院的医生那里知道了8月18日开始,妈妈的用药:阿莫西林胶囊、祖卡颗粒和复方乙酰对氨基酚。
引起椎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如胃复安,甲硝唑这些,我也知道。但是我确实不知道妈妈吃的这三种药物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啊。我俩马上在手机上查这三个药,看哪个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可惜,我的手机没VPN,中文的资料里,查不到这三种药物会引起椎体外系的反应。
妈妈和小妹对我俩的解释将信将疑,医院,再找神经内科专家看看。我们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找到了了罗建勤医生。一番问诊体检,看了资料后,罗医生很肯定地说:“这是药物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体内药物代谢掉就好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回好了。”
至于什么药物引起椎体外系反应,我们也只是猜,当时找不到文献依据啊。
早上,一睁开眼睛,就问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妈妈说现在肌肉不抽搐了,就是浑身肌肉酸痛,就是那种登山以后的肌肉酸痛类似的痛。这应该是肌肉抽搐后。肌肉内乳酸蓄积引起,我不紧张了。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我开始寻找,到底是什么药物引起了妈妈的椎体外系反应。因为只有找到这个药物,才能让妈妈以后可以避免吃这种肌肉抽搐的苦头呢。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查到了:
也就是说,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可以引起椎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disorder)。妈妈的病因找到了。马上告诉妈妈,以后不能再吃这个药了。我也终于可以彻底地放心了。
我们知道,神经内科医生,是一群神奇的人物。他们随身带着钉子和锤子,他们问一问病人,用钉子在病人身上戳一戳,用锤子在病人身上敲一敲,就能够大致知道病人脑子里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是什么病了。
妈妈这次生病,让我再次领教了这群神奇的神经内科医生。
白衣山猫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