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发病前有哪些预警信号?能否做到提前预防?江苏电台《名医坐堂》本期嘉宾:医院神经内科张正生副主任医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
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脑卒中有哪些症状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与TIA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
3、完全性卒中
症状较TIA和RIND严重,不断恶化,常有意识障碍。脑部出现明显的梗死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完全性卒中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呈线性关系,收缩压每增10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49%。
2、糖尿病:糖尿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糖控制不良与卒中复发有关。
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4、吸烟:吸烟加速血管硬化,尼古丁升高血压。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
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
如何预防脑卒中?
1、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2、饮水一杯: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畅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当心晨练:高血压患者不宜做跑步、登山等激烈运动,只宜散步、做柔软体操、打太极拳,可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利于降压。天气越来越好了,早上出门锻炼的人多起来了,有高血压的人千万小心,不要立即做剧烈运动。
4、耐心排便: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等水果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可用些缓泻药,克服排便困难。
5、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用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6、早餐清淡:早饭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
7、中午小睡:午饭要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应小睡一会儿(半小时至1小时)。无条件睡时,可闭目养神或静坐,利于降压。
专家简介
张正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一直从事颅内大血管病变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研究。发表12篇SCI文章,第一作者发表3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3项国家自然基金,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脑卒中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活血化瘀学组委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